当时,国际间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实物贸易,对国际货币的大量需求也产生在贸易领域,因而推广美元的最佳场所莫过于此。
日本广场协议后的失误,主要在于过于担忧升值的负面影响,采取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。二战以来,世界曾出现两次全球经济严重的失衡及其调整。
这是美国只顾本国利益,不顾世界经济稳定的一种行为。为此,针对近期我国股市已出现流动性推动的上涨趋势,市场仍较谨慎的状况,在这个时点上,如果择机果断实施非对称加息,尽可能实行正利率,一方面可有效防止市场出现自我加强的趋势,进而有助于抑制投机资金进一步的流入,另一方面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。这次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出路,最佳途径理应是中美等相关国家加快结构改革。二是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资本账户管制。为此,我国要在坚持谨防美国借助国际力量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、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,考虑到我国传统行业在汇率大幅升值情况下的经营压力,应将汇率升值速度与结构改革、资本管制措施结合起来。
到2011年6月底前,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,将通过购买国债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。故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,世界流动性过多现象是必然的。二、准确把握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走势农产品价格上涨,从长期看是由于需求刚性增长、供求关系变化的基本面决定的,但短期内价格的急剧变化,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、综合作用的结果。
全面落实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,增加绿色通道品种。要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。纽约商品交易所全年棉花期货价格上涨64.6%,糖料期货价格上涨26%。特别是要高度警惕一些地方极易出现的忽视农业、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,千方百计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。
三、采取有效措施,切实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和市场调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,事关全国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胡锦涛总书记指出,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
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,引导农民及时售粮。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重要因素。二是切实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。而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和储粮条件改善,农户并不急于在收获后集中卖粮,惜售现象普遍,加剧了涨价预期。
要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和价格管理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,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调控等工作。棉花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。从全球看,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然在延续,世界各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发生严重分歧,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出现分化。
但同期农民外出务工月平均工资提高了89.7%,说明从事农业的相对效益是下降的,种植一亩粮食全年的收益,仅相当于外出务工10天左右的收入。去年全球小麦产量下降2500万吨,产需缺口为2000万吨,预计全球小麦价格两年内将维持高位。
三是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,提高早稻良种补贴标准,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,保护和调动主产区广大农民、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,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。由于主产国减产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种原因,国际市场谷物、油料、棉花、食糖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高。
综合考虑成本收益、供求情况、市场价格等因素,继续提高小麦、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,适时采取玉米、大豆、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,积极做好生猪、棉花、食糖等调控预案。去年11月以来,山东、河南、河北等省市降雨持续偏少,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。大中城市要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,切实提高本地蔬菜自给能力,建立储备制度,强化城市蔬菜供给应急能力建设。控制粮食深加工能力过快增长,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。采取财政补贴、价格调节基金支持等方式,规范并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。严格菜篮子产品产地准出制度,与市场准入制度无缝衔接,建立健全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。
货币过快增长,必然会引起商品价格的普遍波动。二是要积极研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。
世界谷物产量、库存量均比上年度下降,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将跌至5.5%,是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,大豆库存消费比仅为4.2%,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也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。温家宝总理强调,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,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。
实行灵活高效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,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。历史经验表明,一旦出现农业滑坡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两碰头的情况,就很可能引发高通胀。
同时,今年货币政策收紧的难度也很大,央行没有设定全年新增贷款的指导目标,贷款投放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,但仍将在较高水平。值得注意的是,社会上过多的游资追逐农产品的趋向十分明显,使农产品价格较易脱离供求基本面而上涨。四是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,抓好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。(作者: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) 进入专题: 农产品 。
2009年,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(M2)增长27.8%,比上一个经济上升期(2001—2008年)年均16.7%高出11个百分点。随着石油、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,今年化肥价格还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反弹。
三是流动性宽松推升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未消失。要下大气力抓好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供应。
我们要认真研究农产品价格、成本、收益与补贴的数量比率关系,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。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规则,清理整顿电子交易市场,遏制过度投机。
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,继续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,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。近年来,国家对农民的各种补贴不断增加,但与其他行业相比,农业比较效益偏低、特别是粮油效益低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观。从国内看,今年粮食消费量约10920亿斤,与去年10928亿斤的产量相比,总量基本平衡,但品种结构矛盾比较突出。从蔬菜到粮食,农产品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。
一是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,降低流通成本。据调查,去年3种粮食亩均总成本663.3元,比上年提高10.5%,比2005年提高56.1%,其中平均人力工价从2005年的25.84元/日上升到去年的62.23元/日,5年上涨了1.4倍。
由于预期粮食价格上升,一些中央企业、大型民营和外资企业在产区高价租赁收购库点,一些以往不从事粮食经营的企业也入市收购粳稻、玉米。目前,豆油已经出现国内与国际价格倒挂、散油与小包装油价格倒挂的局面,如果后期国际市场价格继续保持高位,国内豆油将承受更大的涨价压力。
从去年8月份开始,化肥价格止跌回升,近期化肥价格淡季不淡。另一方面,对城镇困难家庭、农村贫困人口、农民工、大中专院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的生活,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。